这种方式可避免出现因二沉池泥位过高而造成的污泥流失现象,出水水质较稳定,缺点是回流污泥浓度不稳定
且不超过泥位的1/3
然后调节回流污泥量,使泥位稳定在所选定的合理值,一般情况下,增大回流量Qr,可降低泥位,减少泥层厚层;反之,降低回流量Qr,可增大泥层厚度
应注意调节幅度每次不要太大,使回流比变化不超过5%,回流量变化不超过10%,具体每次调多少,多长时间后再调下一次,则应根据情况决定
则由测得的SV30值可以计算回流比,用于指导回流比的调节
此公式只适合低负荷工艺,即进水的悬浮物不高的情况下,否则会造成误差
一般作为回流比的校核方法
再通过调整污泥回流量使污泥在二沉池的停留时间正好等于这种污泥通过沉降达到.大浓度的时间,此时的回流污泥浓度.大,而回流量.小
这种方法尤其适用于反硝化脱氮以及除磷工艺
这些漂浮上来的污泥本身不存在质量问题,其生物活性和沉降性能都很正常
当系统的SRT较长,发生硝化后,进入二沉池的混合液中会含有大量的硝酸盐,污泥在二沉池中由于缺乏足够溶解氧(DO<0.5mg/L)而发生反硝化,反硝化产生的N2同样会附着在污泥絮体上,使其密度减小,造成污泥的上浮
对于反硝化造成的污泥上浮,还可以增大剩余污泥的排放量,降低SRT,通过控制硝化程度,达到控制反硝化的目的
曝气量过小使污泥在二沉池缺氧,或曝气池污泥生成量大而剩余污泥排放量小使污泥在二沉池的停留时间过长,或者重力排泥时泥斗不合理、使污泥难以下滑,亦或者刮吸泥机部分吸泥管不通畅及存在刮不到的死角,都会造成污泥在二沉池局部长期滞留沉积而发生厌氧代谢,产生大量H2S、CH4等气体,包裹在泥块上,促使污泥呈大块状上浮,而且颜色呈现黑色
污泥腐化上浮与一般的污泥上浮不同,腐化上浮时污泥会腐败变黑,产生恶臭
对策是用水喷洒、减少曝气时间、投加氧化消毒剂或混凝剂等
污泥在二沉池停留时间过长发生腐化变质,在H2S、CH4等气体的裹带下部分污泥上浮也会形成浮渣
解决这两种浮渣的根本措施是找到造成污泥反硝化和腐化的原因分别予以调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