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服务热线:
028-8399-7799
028-8781-5511
污水处理的具体方式有哪些?
污水处理的方式多种多样,按作用原理可分为物理处理法、化学处理法、生物处理法,以下是具体介绍:
一、物理处理法
沉淀:利用重力作用,使污水中的悬浮颗粒在重力作用下下沉,与水分离。可分为自然沉淀和混凝沉淀,自然沉淀用于去除较大颗粒的悬浮物,混凝沉淀则是通过添加混凝剂,使细小颗粒凝聚成较大颗粒后再沉淀,常用于污水处理的预处理和初级处理阶段。
过滤:让污水通过具有一定孔隙度的过滤介质,如砂滤池、活性炭过滤器等,截留污水中的悬浮杂质和部分有机物,使水得到进一步净化。过滤可作为深度处理的手段,用于去除沉淀后水中残留的细小颗粒和胶体物质。
气浮:通过向污水中通入空气,产生大量微小气泡,使污水中的悬浮颗粒附着在气泡上,随气泡上浮到水面,从而实现固液分离。气浮法常用于处理含油废水、乳化液废水等,能够有效去除水中的油脂、悬浮物和部分有机物。
二、化学处理法
混凝:向污水中加入混凝剂,如聚合氯化铝、硫酸亚铁等,使水中的胶体和细微悬浮物凝聚成较大的絮体颗粒,以便后续沉淀或过滤去除。混凝过程可以去除污水中的部分有机物、重金属离子等污染物,提高污水的可生化性。
中和:用于调节污水的酸碱度,使污水的 pH 值达到后续处理工艺的要求。对于酸性污水,可加入碱性物质如石灰、氢氧化钠等进行中和;对于碱性污水,则加入酸性物质如硫酸、盐酸等进行中和,以避免对生物处理系统等造成酸碱冲击。
氧化还原:利用氧化剂或还原剂与污水中的污染物发生氧化还原反应,将污染物转化为无害或易于去除的物质。例如,利用臭氧、过氧化氢等强氧化剂对难降解有机物进行氧化分解,提高污水的可生化性;利用铁屑、硫化物等还原剂处理含重金属离子的污水,将重金属离子还原为低价态,使其更容易沉淀去除。
三、生物处理法
好氧生物处理:在有氧条件下,利用好氧微生物的代谢作用,将污水中的有机物分解为二氧化碳和水等无害物质。常见的好氧生物处理工艺有活性污泥法、生物膜法等。活性污泥法是通过向污水中通入空气,使活性污泥中的微生物与污水充分接触,分解有机物;生物膜法则是使微生物附着在固体介质表面形成生物膜,污水流经生物膜时,有机物被微生物降解。
厌氧生物处理:在无氧条件下,利用厌氧微生物的代谢作用,将污水中的有机物转化为甲烷、二氧化碳等气体和少量的细胞物质。厌氧生物处理适用于处理高浓度有机废水,具有能耗低、可产生沼气等能源物质的优点,但处理时间较长,出水水质相对较差,通常需要与好氧处理工艺联合使用。
生物脱氮除磷:利用微生物的硝化、反硝化作用和聚磷菌的过量吸磷特性,去除污水中的氮、磷营养物质。在生物脱氮过程中,好氧条件下氨氮被硝化细菌转化为硝酸盐,缺氧条件下硝酸盐被反硝化细菌还原为氮气逸出;在生物除磷过程中,聚磷菌在好氧条件下过量摄取污水中的磷,通过排泥将磷从系统中去除,以防止水体富营养化。
实际的污水处理过程通常是多种处理方式组合使用,以达到最佳的处理效果,满足不同的水质排放标准和回用要求。
微信扫码看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