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切换
服务热线: 156 8098 8098
新闻资讯
污水处理的主要工艺流程
来源:阿瑞斯环保
2025-03-02
(0)

污水处理的主要工艺流程

污水处理的主要工艺流程一般包括物理处理、生物处理、化学处理及深度处理等,以下是具体介绍

物理处理

格栅:通过格栅拦截污水中较大的漂浮物和悬浮物,如树枝、塑料瓶等,防止其进入后续处理设备,造成设备堵塞或损坏。

沉砂池:利用重力沉降原理,使污水中的无机颗粒,如砂粒、煤渣等沉淀到池底,从而与污水分离,以免这些颗粒磨损设备和管道,影响后续处理工艺。

沉淀池:根据水中悬浮颗粒的沉降性能,在重力作用下,使悬浮颗粒沉淀到池底,实现固液分离。可分为初沉池和二沉池,初沉池一般设置在生物处理单元之前,去除污水中的可沉物和漂浮物;二沉池则设在生物处理单元之后,用于沉淀分离活性污泥或生物膜等生物处理后的悬浮物。

生物处理

活性污泥法:向污水中通入空气,使污水与活性污泥充分接触,利用活性污泥中的微生物分解污水中的有机污染物,将其转化为二氧化碳和水等无害物质。常见的有传统活性污泥法、氧化沟、SBR(序批式活性污泥法)等工艺。

生物膜法:使污水与附着在固体填料表面的生物膜接触,生物膜上的微生物吸附和分解污水中的有机物。生物膜法包括生物滤池、生物转盘、生物接触氧化池等工艺,具有耐冲击负荷、污泥产量少等优点。

厌氧生物处理:在无氧条件下,利用厌氧微生物将污水中的有机污染物转化为甲烷、二氧化碳等气体和稳定的污泥。适用于处理高浓度有机污水,如工业废水、垃圾渗滤液等,常见的工艺有 UASB(上流式厌氧污泥床)、IC(内循环厌氧反应器)等。

化学处理

混凝沉淀:向污水中加入混凝剂,如聚合氯化铝、硫酸铝等,使污水中的胶体和细微悬浮物凝聚成较大的颗粒,然后通过沉淀或气浮等方法将其去除,可有效去除污水中的浊度、色度、部分重金属离子和有机物等。

消毒:通过向污水中加入消毒剂,如氯气、二氧化氯、次氯酸钠等,或采用紫外线、臭氧等物理方法,杀灭污水中的致病微生物,确保出水水质符合卫生标准,防止病原体传播和污染环境。

深度处理

过滤:通常采用砂滤、活性炭过滤、膜过滤等方法,进一步去除污水中的残留悬浮物、有机物、微生物等杂质,提高出水水质。

反渗透:利用半透膜的原理,在压力作用下,使水通过半透膜而盐分等杂质被截留,从而达到除盐和去除其他小分子杂质的目的,常用于对水质要求较高的场合,如回用水处理、海水淡化等。

离子交换:利用离子交换树脂与污水中的离子进行交换反应,去除或回收污水中的特定离子,如去除硬度离子、回收重金属离子等,可用于软化水质、去除特定污染物等。

不同的污水处理厂会根据污水的来源、水质特点和处理目标,选择合适的工艺流程组合,以达到最佳的处理效果和经济效益。

 


注:部分图片及内容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微信扫码看新闻

156 8098 8098
微信沟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