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切换
服务热线: 156 8098 8098
新闻资讯
生活污水处理中生物处理法的工艺有哪些?
来源:阿瑞斯环保
2025-03-08
(0)

生活污水处理中生物处理法的工艺有哪些?

生活污水处理中生物处理法的工艺多种多样,以下是一些常见工艺:

活性污泥法及其衍生工艺

传统活性污泥法

工艺流程:污水经初次沉淀池去除部分悬浮固体后,进入曝气池与活性污泥混合,在曝气条件下,微生物对有机物进行分解代谢,混合液随后进入二次沉淀池,实现污泥与处理后水的分离,沉淀后的污泥一部分回流至曝气池,一部分作为剩余污泥排出。

特点:处理效果好,BOD 去除率可达 90% 以上,但占地面积大,抗冲击负荷能力较弱。

A/O工艺(厌氧/好氧工艺)

工艺流程:污水先进入厌氧池,在厌氧条件下,聚磷菌释放磷,同时部分有机物被水解酸化,然后进入好氧池,在好氧条件下,微生物进行有机物的降解和硝化反应,同时聚磷菌过量摄取磷,实现磷的去除,混合液经二沉池沉淀后,污泥回流至厌氧池。

特点:具有良好的脱氮除磷效果,流程简单,运行成本较低,但脱氮除磷效率有限,难以同时达到较高的去除率。

A²/O工艺(厌氧/缺氧/好氧工艺)

工艺流程:污水依次经过厌氧池、缺氧池和好氧池。在厌氧池进行磷的释放,缺氧池进行反硝化脱氮,好氧池进行有机物降解、硝化和磷的摄取,二沉池实现泥水分离,污泥回流至厌氧池和缺氧池。

特点:能同时实现有机物去除、脱氮除磷,处理效果好,但工艺复杂,对运行管理要求较高。

SBR 工艺(序批式活性污泥法)

工艺流程:在一个反应池中,按时间顺序依次进行进水、反应、沉淀、排水和闲置五个阶段。污水进入反应池后,在曝气或搅拌条件下进行反应,然后静止沉淀,排出上清液,最后进入闲置阶段,为下一周期做准备。

特点:工艺简单,占地面积小,运行灵活,可根据水质水量调整运行周期和参数,但自动化程度要求高,设备维护工作量大。

生物膜法

生物滤池

工艺流程:污水通过布水系统均匀地喷洒在滤料表面,在重力作用下,污水自上而下流经滤料层,微生物在滤料表面生长形成生物膜,污水中的有机物被生物膜吸附和分解,处理后的水从滤池底部排出。

特点:耐冲击负荷,运行管理简单,但占地面积大,容易出现滤料堵塞问题。

生物接触氧化法

工艺流程:在曝气池中设置填料,微生物在填料表面形成生物膜,污水与生物膜充分接触,在曝气的作用下,实现有机物的降解和溶解氧的传递,处理后的水流出曝气池。

特点:生物量高,处理效率高,占地面积小,对水质水量的变化适应性强,但填料价格较高,运行成本相对较高。

稳定塘法

好氧稳定塘

工艺流程:污水进入好氧稳定塘,在阳光照射和藻类光合作用产生的溶解氧作用下,好氧微生物对有机物进行分解代谢,藻类利用微生物分解产生的二氧化碳和营养物质进行光合作用,实现污水的净化。

特点:运行成本低,操作简单,但占地面积大,处理效果受季节和气候影响大。

兼性稳定塘

工艺流程:兼性稳定塘上部为好氧层,下部为厌氧层,中间为兼性层。污水进入稳定塘后,在不同层次的微生物作用下,实现有机物的降解和氮、磷等物质的去除。

特点:对污水的处理效果较好,能适应较大的负荷变化,运行管理方便,但处理时间较长,出水水质波动较大。

生物流化床工艺

工艺流程:以砂、活性炭等为载体,污水从流化床底部进入,通过上升水流使载体颗粒处于流化状态,微生物在载体表面生长形成生物膜,污水与生物膜充分接触,实现有机物的降解和污染物的去除。

特点:生物膜更新快,微生物活性高,处理效率高,占地面积小,但设备投资和运行成本较高,对操作管理要求严格。


注:部分图片及内容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微信扫码看新闻

156 8098 8098
微信沟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