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服务热线:
028-8399-7799
028-8781-5511
如何进一步提高生活污水处理中生物处理法的效率?
提高生活污水处理中生物处理法的效率,可以从优化微生物生长环境、改进工艺与设备、加强运行管理等方面入手,具体方法如下
一、优化微生物生长环境
控制水质条件
温度:大多数污水生物处理中的微生物适宜生长温度在 20-35℃,可通过在处理设施外设置保温层等方式,将温度控制在适宜范围内,以提高微生物的代谢活性。
pH值:一般好氧微生物适宜的pH值在6.5-8.5,厌氧微生物在6.8-7.2,可通过添加酸碱调节剂等手段,使污水的pH值保持在微生物适宜的范围内。
营养物质:确保污水中碳、氮、磷等营养物质的比例合适,一般BOD₅:N:P=100:5:1,可根据实际情况添加尿素、磷酸等营养物质。
提供充足的溶解氧:对于好氧生物处理过程,通过增加曝气设备、优化曝气方式等,如采用微孔曝气、射流曝气等,提高曝气效率,为微生物提供充足的溶解氧,以增强好氧微生物的活性。
二、改进工艺与设备
1、选择合适的生物处理工艺
升级传统工艺:对传统的活性污泥法等进行改进,如采用氧化沟、SBR(序批式活性污泥法)等改良工艺,这些工艺具有处理效率高、耐冲击负荷等优点。
采用新型工艺:引入 MBR(膜生物反应器)、生物滤池、生物转盘等新型生物处理工艺,利用其高效的固液分离或独特的微生物附着生长特性,提高处理效率。
2、优化处理设备
定期维护设备:对曝气设备、搅拌设备等进行定期维护和更新,确保其正常运行,提高处理效果。
增加处理单元:根据处理需求,合理增加生物处理单元的数量或体积,延长污水在处理系统中的停留时间,使微生物与污染物充分接触反应。
三、加强运行管理
1、优化污泥管理
控制污泥浓度:根据处理工艺和水质情况,合理控制活性污泥的浓度,一般活性污泥法中 MLSS(混合液悬浮固体浓度)控制在 2000-4000mg/L。
及时排泥:定期排出剩余污泥,防止污泥老化,影响处理效果。
2、建立监测与反馈机制
水质监测:实时监测进水和出水的水质指标,如 COD、BOD₅、氨氮等,根据监测结果及时调整处理工艺参数。
微生物监测:定期观察和分析微生物的种类、数量和活性,了解微生物的生长状态,及时发现问题并采取措施。
四、其他措施
预处理强化:加强对生活污水的预处理,如通过格栅、沉砂池等去除较大的悬浮物和砂粒,减轻后续生物处理单元的负荷,使生物处理能够更高效地针对溶解性和胶体状的污染物进行处理。
引入先进技术:利用现代生物技术,如对微生物进行基因改造,筛选和培育高效降解污染物的微生物菌株,提高微生物对特定污染物的降解能力。还可采用智能控制系统,实现对生物处理过程的自动化监控和优化控制,提高处理效率和稳定性。
微信扫码看新闻